省级环境保护督察交办生态环境问题查处情况及办理信息汇总表
(截至2019年12月新增办结情况)
受理编号 |
交办情况 |
办理情况 |
|||||||||
举报主要内容 |
是否办结 |
办结时间 |
是否属实 |
区域分布 |
利益关系 |
群众身边 |
调查核实情况 |
处理和整改情况 |
问责情况 |
办理备注 |
|
ZDC-D-43 |
雷州市西湖街道办城角仔村的村民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至该村旁边的已半干涸的河流内,污水积累且没有流动性,产生臭味严重扰民,污染环境,希望尽快整治 |
是 |
2019/10/14 |
基本属实 |
农村 |
群众身边问题 |
生活服务业 |
经查,此干涸河位于雷州市城区环城北沟城角村段,原为雷州西湖水库的排洪排灌两用沟,现随该沟道两边居住人口增加,沿沟边村民贪图方便,随意将垃圾丢弃沟内,造成沟道堵塞,污染水体水质。 |
(一)成立机构,落实责任:为加强整改工作领导,完成整改任务,雷州市成立工作小组,以雷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其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机构,并从各个股室和下属单位抽调人员组成巡查组,同时明确整改的目标任务和相关股室人员职责,对河渠进行巡查执勤执法,全力做好整改工作。 (二)多措并举,取得实效:针对该问题,雷州市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对该沟整治,先期立行立改,清除垃圾和漂浮物,整治成效立竿见影。第二步实施清淤疏浚,最后纳入全市污水专管,实施雨污分流,解决居民排污问题。教育劝导,管控河段。雷州市接到投诉转办件后,巡查工作组派员实行定岗定员定时对周边的垃圾倾倒及收运工作进行了巡查监察管控,投入2万多元,制作宣传牌、告示牌、宣传单对村民进行教育劝导,切实解决污染源头问题,确保环境整改的成效。清淤疏浚,畅通沟道。2019年3月投资80多万元再次清理了沟渠内水体漂浮垃圾杂物和淤泥;2019年9月投入140万元,全面清淤疏浚,取得明显成效。下步,雷州市将结合雷州市污水处理厂二期管网建设项目,收集城角仔村该河段附近住户生活污水纳入夏广路污水主管,实施雨污分流,汇集到雷州市污水处理厂进行规范处理,彻底解决污水收集和处理问题。 |
无 |
|
受理编号 |
交办情况 |
办理情况 |
|||||||||
举报主要内容 |
是否办结 |
办结时间 |
是否属实 |
区域分布 |
利益关系 |
群众身边 |
调查核实情况 |
处理和整改情况 |
问责情况 |
办理备注 |
|
ZDC-D-67 |
1、雷州市雷城镇天和区雷城第四小学门口有一条4000米长的河流,河水已发黑发臭,两岸居民将生活废水、粪水以及垃圾往河里排,严重污染环境,希望尽快处理;2、雷州市白沙镇郭仔村南渡河上游3公里处的岸边堆满了大量垃圾,严重污染环境,希望尽快处理。 |
是 |
2019/11/28 |
基本属实 |
城市 |
群众身边问题 |
生活服务业 |
问题1:案件所反映的“臭水河”系雷州市城区第三支沟,位于群众大道南,长481米,宽3-5米,系城区排水排污明渠。由于沟道两侧居民污水直排,造成淤泥沉积、沟道不畅,常年河水臭气连天,引起市民投诉。问题2: 经调查,在白沙镇郭宅村西北边,距南渡河直线距离3.9公里处,有雷州市郭宅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以下简称填埋场)。于2003年初开始,城区的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在填埋场,至2016年11月封场,经岩土勘察测算,垃圾量为40.8万立方米。 |
问题1处理情况:一、继续加强日常监管,雷州市公用事业局抽调人员轮流值班专项巡查,发现乱扔垃圾、杂物等的进行教育、警告,严重的按规定给予经济处罚。组织专业人员组清理沟道漂浮物、垃圾、石头及淤泥确保沟道排污畅通; 二、雷州市政府2019年8月19日召开第十六届71次常务会议,通过《关于实施雷州市建成区黑臭水体第三支沟段治理工程的请示》,启动第三支沟整治。在沟墙两侧挂壁安装污水收集管,将两岸生活污水收纳汇集至雷州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目前,已全部安装完成Φ300管径污水收集管540米,埋设污水管60米,两侧住户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收集,该沟段初步实现雨污分流,基本消除黑臭,沟渠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问题2处理情况:一、2019年11月完成郭宅生活垃圾填埋场应急整治工程,其中填埋气体收集的井、管及火炬点火处理系统于10月31日全部完成,并点火处理气体;简易场四周硬底化道路及雨水收集排水沟于10月31日前全部完成,并顺畅导排雨水;简易填埋区规范封场覆盖工程于10月31日全部完成;渗滤液处理站于11月10日建成并投入使用(处理站采用“生化+膜”的处理方式,处理规模120吨/天-160吨/天(按出水)); 二、至今已处理约35100吨渗滤液,已将以前库存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完毕; 三、雷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于2019年10月17日正式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已打桩450眼,完成桩基工程33%。 |
无 |
|
受理编号 |
交办情况 |
办理情况 |
|||||||||
举报主要内容 |
是否办结 |
办结时间 |
是否属实 |
区域分布 |
利益关系 |
群众身边 |
调查核实情况 |
处理和整改情况 |
问责情况 |
办理备注 |
|
ZDC-X-28 |
反映历史文化名城的臭水河问题:湛江雷州市是历史文化名城,在这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中有一条臭水河,它起源于雷州市城区的天河区横穿雷城群众大道,流经雷城第四小学大门口、城外南门市场、关部街入雷州南渡河,全长约4000多米。该河两岸遍布商店、学校,楼房林立,居民密集。由于两岸居民污水直入该河,造致该河长期河水黑臭。长期向地方政府反映,但一直无果。2014年开始向广东省环保厅反映。2016年和2018年曾二次向中央环保督查组反映过此事,之后,雷州市政府仍不认真查找该河污染根源,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治理污染根源,只是在该河两岸立上几块“严禁往河里丢垃圾”的牌子。现该河河水黑臭一点不改变,日夜臭气连天,恳请上级有关部门责成雷州市政府认真彻底根治这条黑臭水河。 |
是 |
2019/11/28 |
部分属实 |
城市 |
NGO举报 |
案件所反映的“臭水河”系雷州市城区第三支沟,位于群众大道南,长481米,宽3-5米,系城区排水排污明渠。由于沟道两侧居民污水直排,造成淤泥沉积、沟道不畅,常年河水臭气连天,引起市民投诉。 |
一、继续加强日常监管,雷州市公用事业局抽调人员轮流值班专项巡查,发现乱扔垃圾、杂物等的进行教育、警告,严重的按规定给予经济处罚。组织专业人员组清理沟道漂浮物、垃圾、石头及淤泥确保沟道排污畅通; 二、雷州市政府2019年8月19日召开第十六届71次常务会议,通过《关于实施雷州市建成区黑臭水体第三支沟段治理工程的请示》,启动第三支沟整治。在沟墙两侧挂壁安装污水收集管,将两岸生活污水收纳汇集至雷州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目前,已全部安装完成Φ300管径污水收集管540米,埋设污水管60米,两侧住户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收集,该沟段初步实现雨污分流,基本消除黑臭,沟渠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
无 |
||
受理编号 |
交办情况 |
办理情况 |
|||||||||
举报主要内容 |
是否办结 |
办结时间 |
是否属实 |
区域分布 |
利益关系 |
群众身边 |
调查核实情况 |
处理和整改情况 |
问责情况 |
办理备注 |
|
ZDC-X-39 |
举报雷州市在饮用水源雷州市南渡河上游约3.5公里、距南渡河平原至郭宅村支流100米左右的白沙镇郭宅村前坡建设垃圾处理项目,该项目曾因未批先建被原国家环保部发文叫停后,通过弄虚作假补办环保手续得以建成,现在该项目堆积的几百万吨生活垃圾严重污染周边生活环境,严重污染南渡河饮用水源。 |
是 |
2019/11/28 |
部分属实 |
农村 |
NGO举报 |
经核查,投诉所指垃圾处理项目位置不在南渡河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位于该区域的垃圾处理项目有2个:一为郭宅生活垃圾填埋场,其二为雷州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一期工程。两个项目均未达到垃圾处理的规范要求,致使产生的垃圾渗滤液污染周边土壤、地下水。 |
一、停止雷州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一期)的运营; 二、2019年11月完成郭宅生活垃圾填埋场应急整治工程,其中填埋气体收集的井、管及火炬点火处理系统于10月31日全部完成,并点火处理气体;简易场四周硬底化道路及雨水收集排水沟于10月31日前全部完成,并顺畅导排雨水;简易填埋区规范封场覆盖工程于10月31日全部完成;渗滤液处理站于11月10日建成并投入使用(处理站采用“生化+膜”的处理方式,处理规模120吨/天-160吨/天(按出水)); 三、至今已处理约35100吨渗滤液,已将以前库存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完毕; 四、雷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于2019年10月17日正式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已打桩450眼,完成桩基工程33%。 |
约谈两人 |
主办:湛江市生态环境局 关于本网 | 版权保护 | 隐私声明 | 网站地图
粤ICP备20019656号-1 网站标识码:已注销 粤公安网备 44080102000101号
广东省湛江市人民大道中38号,电话及传真:0759-,邮编:524022,电子邮箱:27581616@qq.com
内容运维:260238615 技术支持:湛江奥博网络